首页

在线视频sm

时间:2025-05-30 05:21:47 作者:中国为世界提供“稳”的定力、“进”的动力(挚友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系列报道) 浏览量:49947

  塞浦路斯欧洲大学前校长、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科斯塔斯·古利亚莫斯——

  中国为世界提供“稳”的定力、“进”的动力(挚友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系列报道)

  塞浦路斯欧洲大学前校长、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科斯塔斯·古利亚莫斯是中国的“老朋友”。多年来,他深耕政治学、传播学研究,尤为关注中国政治文化与全球治理实践,并致力于推动中塞、中欧学术合作与对话。2024年,科斯塔斯·古利亚莫斯获颁中国政府友谊奖。

  近日,古利亚莫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,分享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观察。他表示,中国高质量发展不仅为自身现代化注入动能,更为动荡中的世界提供了“稳”的定力、“进”的动力。

  “中国正以系统性的政策组合拳,稳当前、谋长远”

 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初步核算,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4%,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.2%,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。对此,古利亚莫斯表示,中国正通过政策发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

  他表示,中国今年锚定5%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,既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研判,更彰显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。“今年是中国‘十四五’规划收官之年。中国正以创新驱动发展,以改革激发活力,同时注重民生发展。这些数据印证了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态势。”他说。

  古里亚莫斯关注到,今年,中国把扩内需摆在更突出的位置——商场里,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直接打到消费者账户;工地上,5G基站、充电桩等新基建项目加速开工;工厂里,补贴政策让中小微企业敢花钱升级设备。“中国正在加快步伐,夯实经济增长的各项动力引擎”。

  “今年中国两会上,习近平主席强调,圆满实现‘十四五’发展目标,经济大省要挑大梁,并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把握好的着力点。此外,习近平主席还强调:‘要继续推进共同富裕,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。’这不仅是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部署,更是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。”古利亚莫斯说。

  古利亚莫斯注意到,今年,中国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,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并就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、着力推进乡村建设、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作出一系列部署。“中国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积极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进展,这与‘十四五’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内容相一致”。

  “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,中国正以系统性的政策组合拳,稳当前、谋长远。中国积极保障就业,加强社会保障,增进民生福祉,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。”古利亚莫斯说。

  “中国在全球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,在创新产出方面拥有显著优势”

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5%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7%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9%、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2%……一季度,中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,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。

  “今年,中国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政府工作任务。当前,中国正在积极培育新动能、更新旧动能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。”古利亚莫斯说。

  他表示,自己十分看好中国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认为新质生产力将赋能中国千行百业。“在中国,机器学习、人工智能正逐渐融入制造业全流程,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。这些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,将为中国工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”。

  数据标注了中国的创新力度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,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,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%。另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,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超过50%。

  “中国在全球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,在创新产出方面拥有显著优势,其中,在人工智能、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”古利亚莫斯说。

  古利亚莫斯认为,中国经济正经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深刻转变。过去依靠人口红利和资源消耗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,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。当下,中国正积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,以“人才红利”打造人口“新红利”。

  “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,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。坚持创新引领发展,一体推进教育发展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,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”古利亚莫斯说,“中国正以科技创新重塑生产力,以产业创新优化供给结构,以人才培养积蓄长期动能。”

  “创新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。”他说,“为此,中国进行了全面布局,通过系统性的战略设计与制度保障,不断将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。”

  “中国朝着更可持续、更高质量的发展稳步迈进,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与信心”

  古利亚莫斯说,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%—19%,中国的战略选择深刻影响着全球格局。“中国朝着更可持续、更高质量的发展稳步迈进,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与信心”。

  他表示,当前,全球经济正面临多重挑战与变革。中国凭借科技创新以及全球贸易的推动力,持续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贡献力量。“近年来,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%左右,在全球经济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”。

  一季度,中国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.2%;4月,中吉乌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破土动工;5月,哥伦比亚正式加入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大家庭……今年上半年,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进展,折射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不断走深走实的坚实步伐。

  “中国不仅致力于自身的中国式现代化,同时也高度关注全球发展议题。在当前复杂的全球形势下,中国展现了远见卓识,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倡议。”古利亚莫斯说。

  当今世界动荡变革加剧,多边主义遭遇逆风,公道正义遭受践踏,不稳定、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。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多边主义和外交努力,需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。

  古利亚莫斯表示,中国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,始终是深化多边、双边和区域合作的支持者、倡导者、践行者。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倡议等理念,深刻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态度。在日益紧张的贸易和地缘政治竞争中,中国正在持续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以及发达经济体的合作,以自身的开放为世界提供新的机遇。

  “在变乱交织的世界中,中国始终是稳定性和建设性的力量,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动力。”古利亚莫斯说。(本报记者 林子涵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八方宾客相聚“秘境果洛” 庆祝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

广西水文中心今年首次发布洪水蓝色预警

据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,自今年1月1日以来,截至4月8日,该总站累计查验出入境台胞近46万人次,为4200余艘往来闽台船舶提供7×24小时全天候通关服务,同比分别增长约277%、82%,累计为9400余名台胞办理快捷通关采集备案,闽台往来更加便捷,两岸交流持续热络。

【百万庄小课堂】秋季花粉期来了 医生:提前用药可有效缓解过敏症状

乌鲁木齐2月22日电(喇小飞)22日下午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,会上公布2024年新疆产粮大县、棉花优势产区、畜牧生产布局和主导品种、主推技术有关情况。

中国丝绸博物馆倡议:穿生活汉服,过中式生活

这次短暂的健儿访港之行,无论对于运动员抑或港人而言,都留下难忘的回忆。正如王楚钦在微博写道:“短暂的美好,认识了很多新朋友,香港很好你们也很好。”马龙则以“好吃,好看,好欢乐,好有意义。”概括此行。

一批国家标准发布 涉及家用电器、虚拟现实设备等

一是缩短办证期限。公证法规定,除法定情形外,公证机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。但从实际办证情况看,一些公证事项(事务)的办证时间是有压缩空间的。我们梳理了各地公证事项办结期限情况,综合考虑人员力量、软硬件设施、办证需求等因素,对法律关系简单、事实清楚、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(事务),制定了《公证办理提速清单(2024年版)》,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由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者10个工作日。其中,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的公证事项共24类81项,10个工作日内的共13类69项,分别占公证业务总项的36%和30%。同时,我们鼓励各地公证机构采取创新申请方式、优化服务流程、加强业务协作、推进信息共享等措施,进一步压缩出具公证书的期限,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尽可能实现“当日出证”“当场出证”。二是拓展“一证一次办”。总结2017年以来“最多跑一次”试点工作经验,我们制定了《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公证事项(事务)清单(2024年版)》,对法律关系明确、事实清楚、无争议的公证事项,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、真实,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,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即可办好公证。与“最多跑一次”工作相比,公证事项范围由9类22项扩充至31类84项。三是推进“一事一站办”。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办理,关联性强、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,我们鼓励公证机构集中办理,为人民群众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比如,通过与不动产中心互设办事窗口、互嵌功能模块、联通服务系统等方式,实现“公证+不动产登记”一站办好;通过“公证+领事认证”联办,实现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“一次申请、一窗受理、联动办理”,为人民群众提供“省时、省力、省心”的公证法律服务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